认准UPF值与国标认证
选择明确标注UPF>40且UVA透过率≤5%的产品,这是国家标准(GB/T 18830)的硬性要求12。
UPF50+即可阻挡98%以上紫外线,日常和户外场景均适用,无需盲目追求“UPF100+”等虚高数值15。
关注耐水洗次数
优先选择标注耐水洗≥50次的防晒服,确保长期使用后防晒性能不衰减18。
材质优先级
锦纶(尼龙):轻薄透气,防晒性能稳定,适合日常通勤24。
聚酯纤维(涤纶):防晒性能强但透气性略差,适合高强度户外场景24。
冰丝/原纱型面料:凉感系数高,吸湿速干,适合炎热环境68。
编织工艺
优选高密度织法(如70支府绸)或网眼设计,兼顾防晒与透气36。
透气结构
选择带腋下透气孔、后背网眼拼接或调节式通风口的设计,增强散热效率68。
宽松剪裁(如A字版型)减少贴合皮肤面积,降低闷热感8。
功能性配件
加宽帽檐(≥8cm)可遮挡面部,拇指洞和马尾洞增强活动便利性68。
深色系(如黑、藏青)防晒效果更优,但吸热明显,适合短时间户外活动24。
浅色系(如浅灰、米白)反射热量,体感更舒适,适合日常通勤或长时间穿着46。
通过GB/T 18830-2022认证确保防晒性能,OEKO-TEX® STANDARD 100认证则保障面料无害性,尤其适合儿童和敏感肌18。
警惕虚假宣传:宣称“UPF2000+”或无明确国标编号的产品需谨慎15。
慎选涂层型防晒服:频繁洗涤易导致涂层脱落,优先选择原纱防晒工艺18。
选择防晒服需综合防晒性能(UPF50+)、透气设计(网眼/冰丝面料)、实用细节(通风孔/帽檐)及使用场景(日常/户外),避免盲目追求高数值,优先通过国标认证且耐水洗的产品
【本文标签】
【责任编辑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