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步骤:
使用含有发泡剂的胶浆油墨,通过丝网印刷将图案印制到T恤表面27。
通过高温(120-160℃)加热,油墨中的发泡剂膨胀,形成立体凸起效果,触感柔软类似海绵27。
技术延伸:
可与烫金、荧光油墨结合,增强视觉层次感7。
优势 | - 立体感强:图案凸起效果明显,适合卡通、LOGO等简约设计27。 - 耐洗性中上:固化后胶层不易开裂,常规洗涤可维持1-2年7。 |
局限性 | - 透气性差:胶浆层覆盖区域阻碍面料透气,大面积使用影响穿着舒适性27。 - 细节限制:复杂渐变或高精度图案易模糊,分辨率低于数码直喷工艺28。 |
适用设计类型:
儿童服饰、品牌标识、运动队服等需突出立体感的场景27。
深色棉质T恤上表现更佳,白墨打底可减少底色干扰7。
生产建议:
面料选择:优先纯棉或低比例混纺面料(棉含量>70%),确保胶浆附着力27。
洗涤规范:避免强力揉搓图案区域,反面机洗可延长使用寿命7。
单件加工成本约8-15元,适合中小批量订单(100-1000件),性价比高于数码直喷但低于传统胶印27。
在潮牌定制中常作为辅助工艺,与数码直喷(高精度)或热升华(透气性)互补使用78。
发泡印刷凭借其独特立体效果,在T恤个性化定制领域仍占有一席之地,尤其适合追求视觉冲击力的品牌宣传或儿童服饰设计27。
制版与印刷:
通过丝网印刷工艺,将含有发泡剂的树脂胶浆或油墨印制到承印物(如纺织品、塑料等)表面16。
油墨层需均匀覆盖设计区域,确保发泡剂在后续处理中充分膨胀27。
发泡处理:
印刷完成后,通过200-300℃高温加热或高温汽蒸(根据设备类型选择),触发发泡剂化学反应产生气体38。
气体膨胀使油墨层形成立体海绵状结构,产生浮雕效果,高度可达原墨层厚度的5-10倍23。
发泡剂 | 化学物质(如偶氮二甲酰胺)受热分解产生氮气、二氧化碳等气体,推动油墨体积膨胀27。 |
温度控制 | 精确调节加热温度(120-300℃)和时间(10-60秒),避免过度发泡导致开裂或变形36。 |
基材适配 | 棉、涤纶等纤维材料需预处理(如清洁、涂层),增强油墨附着力;木材、金属需调整发泡剂配方45。 |
立体效果:
发泡后图案呈现三维浮雕质感,触感柔软,视觉冲击力强,适用于卡通、LOGO等强调立体感的设计23。
材料兼容性:
可应用于纺织品、塑料、木材、金属等多种材质,通过调整油墨配方适配不同表面特性45。
耐久性:
固化后的发泡层具有耐磨、耐水洗特性(棉质T恤可维持1-2年),且气泡结构对油墨层有物理保护作用45。
注:发泡印刷需结合基材特性优化工艺参数,例如纯棉织物适用低温长时发泡,而合成纤维需缩短高温处理时间以降低损伤风险36。
【本文标签】
【责任编辑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