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选择吊牌明确标注
UPF50+的产品(阻挡99%以上紫外线),且必须通过中国国家标准
GB/T 18830-2009认证。
:警惕“防晒指数UPF30+”“SPF50+”等模糊描述(SPF为护肤品标准,不适用于服装)。
:原纱线工艺(防晒剂直接融入纤维)>染色助剂工艺(浸泡添加)>涂层工艺(表面覆盖)。
:原纱工艺耐洗性强(3年以上性能稳定),涂层工艺易磨损、透气差,洗涤后防晒效果骤降。
高强度户外(登山、海滩) | 涤纶(聚酯纤维) | UPF值最高,耐磨抗撕裂,但透气性差 |
日常通勤 | 锦纶(尼龙)或冰丝 | 透气轻便,UPF40+即可满足需求 |
敏感肌/高温环境 | 原纱棉纶或竹纤维混纺 | 天然纤维透气性好,减少化学助剂刺激 |
:深色(红、蓝、黑)比浅色紫外线阻隔率高20%以上,但需搭配透气设计避免吸热。
:对光观察面料孔隙,透光性越低防晒效果越好。
:选择带帽檐、高领、拇指扣的设计,减少皮肤暴露(如OhSunny、UV100品牌)。
:腋下、后背等部位应有透气网布拼接,避免闷热(参考探路者、蕉下等户外品牌)。
:优先选择
无氟防泼水(DWR)处理和
OEKO-TEX®认证产品,避免有害化学残留。
:合规UPF50+防晒服成本约¥150-300元,低于¥100的产品可能虚标参数或工艺缩水。
:选择支持机洗且标注“洗涤后防晒性能不衰减”的产品,避免频繁更换。
“高UPF值+原纱工艺+场景适配+细节到位” 是选择防晒服的黄金法则,拒绝跟风网红款,科学防护才是硬道理!
【本文标签】
【责任编辑】